名师工程赴京考察报告范文
今年4月有幸参加了广州市百千万名师工程赴京考察的活动,为期三天的学习给我带来不少的冲击。
这一行,我们36位学员一起走进了一所学院——北京教育学院;认识了三位大师——李方院长、李晶教授和陈琳教授;三所小学——方家胡同小学、首师大附小、海淀区民族小学。通过参观学校,我们感受到各校不同的特色、风格和孩子们不同的气质表现。北京,的确有它独特的一面。
在教育学院的一天半时间里,我们认真聆听了李方院长和李晶教授的讲座,又与人文学院的陈琳教授进行了坦诚地交流。
第一位——李方院长
李院长的讲座题为“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他主要从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关于教育创新的思考,谈自己对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思考,重点就“多元智能——从心理学到教育科学的实践和应用”谈了自己在国外收集的一些案例,从而提出要在学情分析中确定智能因素,在教学设计中的体现智能轨迹,更倡导教师要为理解而教,谈到多元智能的切入、启发与深度思考以及对个性化学习与多样化教学达到教与学的契合的方式。
李方院长的讲座中谈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认为,当今的教师个体要成为终身学习者,能够进行复杂的思维,做有思想的人。让我想到最近读到的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这本书,书中也要求我们教师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的确,只有教师的思想独立了,才能教会学生用智慧去怀疑,去判断,去立论,去创新!“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只有教师的思想光 ……此处隐藏2246个字……准细化成10个具体要求。目前,从实施的效果来看,课堂上学生真正动起来了,活动起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培养,而且教学成绩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近几年我校连续多年荣获区多项中考奖励。同时,我们也清楚高效课堂的打造仍是今后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一项工作,因此我们还要常反思,不断完善。
(二)育人中抓特色,艺体社团活动蓬勃开展。 结合学情、校情,以适合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鲜明的个性化办学特色,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了合唱社团、舞蹈社团、美术社团、军乐社团、藤球社团,让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彰显学生个性,从而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几年来,艺体社团活动结出了累累硕果。经典诵读、红歌大合唱、舞蹈声乐比赛、军乐比赛、艺体特色展示、健身操大赛等分获市、区一等奖。藤球比赛连续多年荣获全国集体、单项前三名,为上一级院校和国家队培养和输送了人才。
(三)砺练中见成长。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动力之源。通过学习考察,我们看到了一些优秀学校都从教师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制定各类业务学习、反思、交流、
评价、奖励的制度和措施,形成了完整的教师研修机制,促使教师研修制度化、常态化,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工作中,我们对全体教师提出这样的理念:没有成绩就没有地位,没有眼界就没有境界。对中层以上的领导提出: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没有能力就没有魅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各位同仁,面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特别是我市逐步推行的“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到来,我们所有校长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力争做教师们精神的首席,引领教师们专业化成长,为我市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