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16 01:20:08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此文共913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必须建立在长度估测的基础上。由于学生只认识了“厘米”和“米”,很容易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推断。虽然旗杆、课桌、小鸟、篮球场等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并不一定都清楚它们的长度,也就是说我们应高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运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及借助参照物的方法,恰当选择长度单位。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单位和数据相结合的判断方法。

难点:学会借助参照物进行判断。

教学准备:

课件、橡皮、杯子、直尺等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        ↓

探究新知→会运用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        ↓

巩固应用→通过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复习导入:

1.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5厘米、1米各有多长。

2.播放课件:长颈鹿与小羊比本领的动画片。

师:在长颈鹿和小羊比本领时,为什么长颈鹿赢了?

生:因为长颈鹿长得高。

师:长颈鹿到底有多高呢?是5厘米还是5米?由此引入新课。

探究新知:

1.想一想。

课件出示高大的长颈鹿图片。

师: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长颈鹿吗?在哪里见过?

生:在动物园里见过。

师:联系实际想一想,你和长颈鹿相比,谁高?

生:长颈鹿比我高。

2.议一议。

提出问题:长颈鹿高5厘米还是5米?

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手势比划感知5厘米和5米有多长,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注意发现有代表性的观点,为向全班汇报作准备。

3.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生1:我大拇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5厘米就是5个1厘米,也就是用大拇指的宽量5次的长度,这跟我的中指的长度差不多,长颈鹿不可能那么矮,所以我觉得长颈鹿有5米高。

生2:我尺子上从0到5的长度就是5厘米。

这太短了,还没有长颈鹿的耳朵长,所以我觉得长颈鹿不可能是5厘米,只能是5米高。

生3:我伸开双臂,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1米,还没有长颈鹿的脖子长,我觉得长颈鹿有好几个1米,应该是5米高。

生4:我的身高1米多,还没有长颈鹿的脚高,所以长颈鹿应该是5米高,而不可能是5厘米高。

生5:4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长颈鹿一样高,所以长颈鹿是5米高。

巩固应用:

1.教材第7页做一做。

2.选择合适的长度,在括号里画“√”。

(1)  黑板长:①3厘米(  )②3米(  )

(2)  橡皮长:①2厘米(  )②2米(  )

(3)  大树高:①10厘米(  )②10米(  )

学生自己辨别以上物体的长度,教师及时反馈。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测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测量较长(高)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

橡皮长2厘米    长颈鹿高5米

大树高10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此文共91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