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实践研究报告

时间:2023-04-04 16:06:56
数学教育实践研究报告[此文共3936字]

数学教育实践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201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标准》提出了十大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其中包括符号意识。《标准》突出强调了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对数学符号涵义和实质的理解是培养符号意识的基础,符号意识的培养很大程度依赖于学生对符号意义的理解,所以在数学符号意识的教学中应当着重注意数学符号内涵及实质的作用。数学世界中可以说处处充满符号,数学中人们以符号为载体进行表达、运算和论证。学生学习代数等相关知识是在初中阶段开始的,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也是七年级数学课程的重点以及难点,符号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转化作用,学生必需经历由具体的数到抽象符号的转变,才能更好地学习代数内容,运用数学符号表达数学情境。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一线教师发现,对于这些数学符号的大量涌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不同的困难。由于数学符号的抽象性,在学习数学符号时使得许多学生没能理解符号的真正含义只是进行简单的机械记忆,导致符号学习和学生内在的知识经验脱节。另外随着初中知识的增加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多样化,新符号的数量必然会增加,表达的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化,运算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发展初中生的符号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二、明确研究问题

多年来,大量的研究者从数学符号意识的各个方面,比如学生符号意识的现状、符号意识的维度、符号意识的内涵等对义务教育 ……此处隐藏2690个字……都能理解公式,需要让学生在易错类型中分辨出错误之处,才能对同底数幂的规律有深刻把握。比如,给出a2+a3=a⁶,x3·x⁴=x₇……让学生通过抢答来分辨这些公式的对错,并说明错误之处。抢答的方式可以激发课堂的活跃度,更能锻炼学生对公式的敏感度和快速反应能力;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则是为了考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和其他学过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加深对各知识点的印象,并有所区别,使学生减少对新知识学习的负迁移。

(5)引导学生规范符号的读写使用

数学符号多而繁杂,初中阶段经常接触的至少有20多个。对符号的读写,不像语文课上专门设置课程来训练,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规范自己对数学符号的读写,尤其是字母符号的大小写以及符号之间的位置规则,要向学生说明清楚。学生对符号的读写不规范可能会影响对符号概念或形态的记忆,导致符号运用时由于不确定性而影响数学问题的解决。所以对于学生练习作业的评析,教师除了纠正错误的解题思路、做题方法之外,还要对学生的符号书写情况进行纠正,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的完整、准确和精练,确保学生对数学符号的读写正确,这是培养学生符号意识中最基础的步骤。

(6)借助符号意识的东风保持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每一个数学符号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历史沉淀,包含了很多历史故事、名人趣闻等,教师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将这些历史、趣闻、故事结合在我们的教学当中,不仅拓宽了学生对数学符号发展与运用的了解,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保持数学学习的热情。

总之,初中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繁琐的过程,只有将它融入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深入到具体课堂中,才能使符号意识的发展得到良性循环,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变得更好。

《数学教育实践研究报告[此文共393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