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学前教育中的乱象亟待关注》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近日,一则“母亲为2岁儿童报名5个培优班只为参加入园考试,孩子压力过大出现掉发斑秃症状”的新闻被曝出后引发热议,而类似的抢跑式的超前教育已经风靡盛行。
其危害及问题包括:
一是良莠不齐的早教机构呈现野蛮生长态势。当前江苏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机构管理相对松散,多数机构属于工商、民政类登记的商业和社会组织范畴,多方监管,也造成了无人监管的局面。江苏各直辖市都曾下发过《关于进一步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意见》,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手段仍未形成。早教机构的课程安排、机构幼师的资质问题等没有明确的把关部门,2012年浙江温岭的幼师虐童、近期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等恶性事件都与早教机构的办学标准和服务人员的素质等问题息息相关。金坛许多幼儿家长也反映当地早教机构存在学费昂贵且被套牢、霸王条款等弊病,这些乱象都源于幼托早教市场缺乏铁腕式的监督管理。
二是“不能输在起跑线”的错误理念不断蔓延。一方面是家长,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80后、90后父母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学前班教得多,上学之后能够跟得上”“身边的家长都让孩子学”等盲从观念开始普遍蔓延,家长陷入了一种集体性焦虑、恐慌的状态。另一方面是学校,部分小学老师针对班上大多数孩子已经学习过的课程,会加快进度,家长担心零基础的孩子跟不上,不得不提前学,恶性循环的模式在倒逼中形成。
三是幼儿本身的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岁儿童因压力过大导致掉发的现象令人震惊但不是个案,因学前教育的不规范致使幼儿利益遭受损失的情况屡见不鲜。常州一2岁半儿童在一家知名早教机构中因不合理的胆量训练课程而导致骨折;多地的虐童案使幼儿的身体和心灵遭受双重打击;大多数早教机构采用机械填鸭方式让孩子学到更多“知识”的做法以牺牲孩子心理健康为前提,屡受批评也屡禁不止。
基层建议:
一是政府加大资金与政策的双投入,良性引导学前教育向公益普惠性方向发展,弥补对早教机构管理的空白,同时避免学前教育过度的商业化。
二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超前教育和教师私自加快教学进度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同时应在社会中向各阶层家长宣传理性、适度的教育理念,在幼小衔接阶段更关注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是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维护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教学秩序,禁止一些超前、过度、有损幼儿身心健康的训练方式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