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基层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财政资金从起点直接付到终点(国库到最终收款人),杜绝了多次分配的截留隐患,利于政府统筹管理,一改财政资金使用信息反馈时滞过长、支付过程不透明、统计口径不统一和层层筛选的局面,从技术上为财政信息社会化透明打下铺垫,为网格式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为国家决策提供了实时数据,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从2001年开始在安徽等地试点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但从历年审计的情况看,制度在基层实施至今在预算单位和资金项目的全履盖上,横向不到边,纵向不到底,与改革目标“所有预算单位、所有财政资金全部实行国库支付”还有差距。
一、基层实施中的困难
信息化工作落后。基层财务工作模式过于老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独立系统间信息不共享、数据不关联、工作重复浪费人力。计算机专业人才缺乏,大数据理论难以贯彻,信息质量难保证。
人员素质不高。预算执行单位财务人员老龄化严重,流动频繁,职责重叠,业务水平和业务精神参差不齐,非业务干扰难以排除。少有的业务培训也多是领导讲话,缺少实务训练,法规制度理解不到位,执行结果千奇百怪。预算人才缺乏,预算工作难有恰当性和预见性,行政行为边界不清,预算规划赶不上情势变化。岗位设计科学性不足,也缺乏系统简洁的分工协作机 ……此处隐藏1078个字……条款依据。根据《预算法》第五十三条“各部门各单位是预算执行主体,并对执行结果负责”的规定,支付中心履行的应是形式审核。如票据审核,附件完整性审核,岗位履职签章记录的完整性清晰性审核,逻辑性审核,列报真实性审核,金额准确性审核,收款人是否与票据记载一致性审核等等。
规范预算单位财务工作。应当优化并强化会计的审核职责,可将经济业务摘要、会计核算科目、预算类款项、支付方式、支付账号、发票及附件情况等经济业务属性,在财务审核阶段固定到审批单,合并审批单和记账凭证,自动生成报账单、日记账等,确保一手信息完整传递,减少变通空间,改变会计核算无审核,日记账明细账过于笼统,支付环节擅自合并和抵扣款项,款项支付与入账票据脱节,资金去向报账员不记得、会计不清楚、账面不明晰,单位财务账与中心支付账不一致等现象多有发生。
严明奖罚,科学监督。从法律层面看,入账发票记载收款人才是最终收款人,除报酬、小额差旅等可以转入职工个人卡、折外,严禁通过个人卡折套取资金二次分配,严厉打击虚开发票、变通处理、换张皮再报的做法。半截子集中支付,看似情节轻微,实则是大堤的蚁穴,易形成每个经办人员都当出纳的混乱局面,大大削弱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约束作用,应量化细化监督考核措施,严明奖罚。
深刻认识和积极防范国库支付制度的缺陷。资金高度集中必然风险高度集中。分工协作和信息化自身痕迹隐蔽的特点,决定了风险的隐蔽性和多样性。支付资金量大、收支业务频繁,差错查找将更艰难。
总之细节决定成败,一单(审批单)一付、准确列报、最终收款人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基层实施确保质量的关键细节,应高度重视。相信只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实现不断创新,一定能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