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最后一课》读后感3篇

时间:2023-01-23 16:06:27
小学生《最后一课》读后感3篇[此文共6801字]

第一篇:小学生《最后一课》读后感3篇

篇一:小学生《最后一课》读后感

我第一次读你,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就像在喝一瓶无味的矿泉水。我没有特别在乎你,可能是因为我读不懂你吧,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认真读你。在柳老师强烈对你的赞美下,我再次读了你。开始理解你的心情,理解你的烦恼,理解你的忧愁。

《最后一课》,很大白话的课题,无非就是上学的时候在学校上的最后一课呗。故事内容却不是这样。

小弗朗士因为觉得法语课没意思,就出去玩了,途中看到一些美丽的景象还有普鲁士兵在操练,心想着:赶紧去学校,要迟到了!他风一样的跑去学校,但是他还是迟到了,本来他想着韩麦尔先生会责骂他,但是韩麦尔先生却很温和的说:“快坐好,小弗朗士,我们开始上课了,不等你了。”加之早晨班里同学们安静的坐在位子上的景象与以往吵吵闹闹的景象大有不同,小弗朗士越来越诧异,他注意到韩麦尔先生的着装与以往也是大有不同,最后他得知最后一课的意义,小弗朗士愈来愈自责,说:自己当时为何不好好学习法语呢。在一堂堂课程中,小弗朗士的爱国精神慢慢生长,同学们与乡亲们的爱国情怀,愈发愈让韩麦尔先生不舍结束这最后一课。

爱国,一个作为国家的人民最基本的感情。随着时代的变化,汉语已不被中国人喜爱,多数人追求英语,韩语等诸多外国语言。但是,你们身上的黄色皮肤,黑色头发,黑色的眼睛,是属于谁的呢?

篇二:小学生《最后一课》读后感

我很同情小弗郎士那小镇上的人们,或者说,是很同情“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人们 ……此处隐藏6140个字……课(读后感) 刘

《最后一课》观后感

当百年难遇的汶川大地震袭击大地时,当地动山摇、混乱不堪的场面笼罩灾难中的人群时,会有人不顾自己的安危,去保护身边的人吗?会有人弓着腰,展开用爱制成的双臂,顶着千斤重的讲桌、房屋吗?会有人咬着牙,用自己的身躯保护蜷伏在自己身下的4名学生吗?答案是:一定会有的!没错,这个人就是《最后一课》中的谭千秋老师! 看完《最后一课》后,我的心里不断涌现出谭老师那弓着腰的身影。每想起这个场面,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抽泣,因为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4个同学的一生,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不正是师德的充分表现吗?他张开用爱制成的羽翼,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的“姿势,”一定已经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了吧。谭千秋老师,这无私无畏的老师!为学生付出的多,为自己想的少,就好比鲁迅先生的行为一样——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和平的年代,谭老师应该不会“横眉”,但对他亲爱的学生,他却真正做到了“俯首”,做到了像牛一样的忠诚。 《最后一课》中折射出的不仅仅是谭千秋老师那伟岸的身影,因为他只是数千万老师中一个最典型的代表。生活中,这种“无私无畏,尽职尽责”的老师在我们身边身边随处可见。看——老师们为了我们,头发渐渐地白了,脸渐渐地消廋了,皱纹渐渐的多了……看着她们像慈母一样无私无畏地,

全心全意地为我们着想,难道我们不应该感动吗?不应该让泪水“哗哗”哗哗地倾诉我们的心意吗?

谭千秋老师虽然走了,但是他却活在了每一个人心中。正像臧克家写的那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谭老师不仅活在每一个心中,而且,他的身影一定比以前更加高大,这高大的身影,必将闪射出更加辉煌的亮光,引领着更多的人紧紧追随在他的生后。

《小学生《最后一课》读后感3篇[此文共680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