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别让老婆上网》读后感
朋友推荐我看一本书《别让老婆上网》,我花了好些时间看完了。《别让老婆上网》书名与内容是相互矛盾的。也就是说,书名是说“别让老婆去上网”,可是书的内容却又讴歌赞美一位有夫之妇因多年来备受婚姻生活的冷漠,开始是想通过上网来打发那种无聊的时间以改变冷漠婚姻生活,到后来在网上与一位远在北国他乡的男人发生了网恋,过程一发不可收拾,最后为了那段美好的网恋而选择结束现在的婚姻生活。结局是否完美?每个读者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朋友们你们不防去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想。
这部小说,其实揭示了一个问题——家庭是什么?今天中国社会中的婚姻关系正面临世俗化的冲击,婚外情及两性关系不和谐的状况很多。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使得人们的精神压力很大,以至造成心情非常紧张,身体疲惫不堪,家庭生活的舒适、安逸和温馨,就显得更加重要而有意义。有人说:爱情只是男人生活中的点缀品,却是女人生命的全部。可惜今天有许多做丈夫的,仍不了解女人的心理。《别让老婆上网》这部小说虽然没有直接写出造成妻子(宝贝)的婚姻不幸的因素,但也直接地提醒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丈夫忽略了婚姻中妻子的感受,冷落了妻子,不能给自己的妻子充分的理解,就容易在家庭生活中产生裂痕。
《别让老婆上网》用一种独特的阐述方式,改变了常规的小说结构,在这本小说里,精心布置了几个圈套,第一就是书名,让人一看觉得是写给男人的书,读了序言才知道是写给女人的书,表面上是歌唱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式的爱情,实际上是在 ……此处隐藏5086个字……谁说的”,”他是如何知道的”,“遗漏了什么”,“是否有人偷换了概念”,“这个资料有意义吗”,以后看数据看新闻,如果自己看到后激动了,有话要说,那么先憋着,然后提醒自己问一下这几个问题,别骂完后才发现原来是假的,很丢脸的。
统计陷阱的思维逻辑
如果你想证明某事,却发现没有能力办到,那么试着解释其他事情并假装它们是一回事,这就是我们常犯的逻辑谬误,偷换概念。统计学中所包含的思维,利用统计学所犯的错误,归根到底就是逻辑。把相关性当成因果性,这是事后归因;小样本得出大结论,这是以偏概全;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刻意用统计方法放大比例,这是诉诸公众谬误,因为大家都这样,所以我是对的。商品广告说统计数据显示自己的产品在某一权威群体里的使用率很高,言下之意是他们的产品是好的,这是诉诸权威谬误;等等。基本上每一个统计陷阱就是一个逻辑谬误,学会统计学,就是学会怎么说理。
任何事最怕的就是走向极端,看了后对一切统计数字不再相信,以为看了一本书就成了个统计专家,没成统计专家也成了个分辨真假专家,这无疑是进入了另一种统计陷阱。
些许心得
对待统计资料我们应该做到不要盲目相信,学会理智质疑,学会多从五个问题角度反问自己,在观察统计图时要万分注意,图表的拉伸缩放可以使它展示在人们眼睛前的信息迥然不同,他可以随着要求任意变动,因此我们不能被自己的眼睛和说谎者所欺骗。至于上述中提到的平均数问题,我觉得我们要注意它们的适用范围,并谨防它们被不轨者非法利用进行欺骗。均值一般不具有稳定性,它太容易受到野值的影响,在描述大样本的平均水平时,不妨考虑一下中位数。
学会统计学,慎思统计资料,达菜尔·哈夫的《统计陷阱》,让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