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十二传》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查理十二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查理十二与彼得大帝,两位宿敌的关系很像是项羽与刘邦的故事,查理十二与项羽的相似之处:
1、英勇善战
两人都是年少成名,以勇猛无畏著称,前期所向无敌,未逢一败。两人也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深得士兵爱戴。
2、擅打硬仗
查理十二在刚登基不久就遭遇三国围攻,大家都以为瑞典要亡,而查理十二亲自带兵出征;项羽遭遇凶名赫赫的秦国大军,其他诸侯都退缩了,只有项羽敢于破釜沉舟一战。
3、威势赫赫,诸侯俯首
两人都以超强的战斗力成为诸国之首。主持诸侯废立之大事,查理十二立了波兰国王,项羽主导分封了大秦帝国崩溃后的各国诸侯。
4、霸王而非君王
两人都以霸道著称,但并非王道,缺少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查理十二的一生是对外征战的一生,虽然打下了波兰等地的大片疆土,但并未能好好利用起来,也不注意发展民生,一味压榨瑞典国力。项羽火烧阿房宫,属于典型的无脑行为;推翻大秦帝国后,又反转了秦朝大一统局面,大规模分封诸侯,结果诸侯纷纷叛乱,投入刘邦麾下。
5、既生瑜何生亮
虽然两人都是一时霸主,但都很不幸的遭遇到了平生宿敌。彼得大帝和刘邦虽然自身战斗力不强,但都有着强大的 ……此处隐藏3390个字……面。那么利奥三世是否继续当他的教皇也不得而知了。所以我更多的认为查理大帝是有预谋的,而并不是作者单纯的认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不图名利的人。
不管查理大帝加冕的事情是否为真,这件事对于中世纪的欧洲产生了非常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而他个人的优秀品质也是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所需要借鉴和学习的。
相关链接:
艾因哈德(Einhard,770~840年)法兰克王国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是法兰克王国、也是中世纪欧洲最著名的传记家,是查理曼帝国时期所谓"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年曾在傅尔达修道院和阿尔琴所设立的学校中受过教育,并长于建筑学。794 年,他开始做查理曼的侍从秘书,后一直是这位皇帝的重臣和密友,得以参与各项政事。查理曼逝世后,爱因哈德追念这位皇帝的"丰功伟绩",以及对他个人的恩宠,乃模仿罗马历史学家苏托尼厄斯的笔法,写了一部《查理大帝传》(VitaCaoli)。该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成为世界历史文库中的要籍之一。除《查理大帝传》他还有4部著作传世。
艾因哈德退出政界以后,静心地回顾了自己侍奉二主的经历之后,为了追念查理曼的功绩、同时也为了报答查理曼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就模仿古罗马史学家苏托尼乌斯的笔法,写下了这部著名的《查理大帝传》。
艾因哈德感到,为查理曼立传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该书的序言中,他坦诚地表露了自己的写作动机:"由于我亲身参与这些事件、身临其境、目睹其事,我认为没有人能够比我更真实地记述这些事情,而且我也不能肯定有没有别人会写它们。因此我想,与其让这个当代最崇高、最伟大的国王的生平事迹和他那后人难以效法的赫赫功业因埋没而消失,倒不如象别人那样,把故事记录下来、垂诸后世".